主編的話

曾嶔元 醫師

綽號 曾P
英文名 Jeffrey
關鍵字 醫界福爾摩斯
正職 國泰綜合醫院 病理暨檢驗醫學部主仼/分子醫學科主任
教職 輔大醫學系教授
兼仼 衛福部食藥署醫療器材諮議會副召集人和醫療器材安全會委員
ISO15189委員、ISO17025委員
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金管會)犯罪防治中心顧問
生物醫學期刊主編
社團法人台灣分子醫學會理事長
曾仼 田納西大學醫學院助理敎授(美國病理專科醫師)
馬偕醫院病理主任
考選部典試委員
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1981年畢業
美國梅爾研究所(Mayo Graduate School)博士 1989年畢業
專長 分子醫學、病理學
著作 SCI醫學論文141篇
中文醫學論文70篇
受邀專業演講(不含任職醫院內之演講及民眾演講):近十年來共383場,其中國外88場、國內295場。
News 98全民廣播電台名醫On Call八點檔:2009年至今。




華文學術平台的誕生

上個世紀初,當歐洲列強還以世界舞台的中心自居時,全球的重心已經開始悄悄移往美國。在百年後的今日,二十一世紀之初,儘管美國在許多領域仍執世界之牛耳,但是我們卻能預期,華人終將在此一新世紀裡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,並且發光發熱。這項重大的歷史變革,在今後的每一天都有可能發生,但是在它真正來臨之前,我們是要渾渾麗疆地等待,還是要做好一切準備,歡喜迎接它的到來?

近幾年來,我在台灣各地教授醫師們如何用英文寫SCI (Science Citation Index) 學術論文,前後舉辦了十餘場大型演講。從聽眾熱烈的提問中,我深刻感受到,要華語人士「用英文發表論文」,簡直就跟「用叉子吃炒麵」一樣,雖然在時間非常充裕,可以慢慢來的時候,不會有太大問題,但無論如何,用叉子吃炒麵肯定比不上用筷子吃來得順手,因此不僅吃得慢,也容易吃不乾淨。

既然如此,為什麼我們的學術論文還要用英文發表呢?我想大家都同意,投稿英文期刊的主要目的之一,是要讓國外的學術領域知道我們做得有多好。在行動上,這是力爭上游;在心態上,這是爭取他人的認同。簡單來說,這其實就是要建立自信與他信。然而,當信心的建立不再是考量時,我們為什麼還要以英文發表論文呢?投稿英文期刊的另一個可能原因,是認為洋人審核稿件較為嚴格,因此,刊登出來的論文比較具有公信力。然而,華人審稿就一定不夠嚴謹嗎?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如此妄自菲薄。當然,不願意使用華文發表論文的更重要原因是,我們還沒有一本真正高水準的華文學術刊物。

此外,還有一個很大的迷思,那就是:華文學術刊物沒有存在的必要。許多人認為,光是英文期刊就已經多到看不完了,哪裡還有時間看華文的?這讓我想起1997年以前的個人經驗。我曾在美國待了12年,在那段期間,我發現我和土生土長的美國同事有一個很大的差別。那就是,我的學術期刊是坐在書桌前閱讀的,而他們竟然可以坐在馬桶上看!試問,在這種不公平的知識傳播基礎上,我們要如何與別人競爭呢?我想,上個世紀初的美國學者在閱讀德文學術期刊時,一定也有與我類似的感概吧。

今天,我們集合眾人之力,終於有了一本高水準的華文學術期刊一「生物醫學」。在這本期刊裡,每篇論都經過至少兩位審稿者 (reviewer) 的嚴格檢驗。另外,我們也盡可能邀請其他專家,對刊登的論文提出批評和補充,讓讀者在讀完一篇論文後,也能看看不同學者的想法。我們一共策畫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專家意見表達園地:「專家評論」是以一名專家對一篇論文發表意見為主;「專家對談」是兩名學者對一論文議題進行辯論;「專家論點」是三名以上的學者,以座談會的方式討論一項議題。愈是新的議題,愈會有不同的觀點;愈是深入地探討,愈有可能激發多維的思考。由於受邀對一篇論文發表意見的專家,不會是該篇論文的審稿人,因此,即便原審稿人已經同意作者的看法,受邀的專家還是有可能提出與作者不同的意見。這樣的作法可以讓本刊保有「平衡報導」的優點,使讀者在思考時能激發出更燦爛的火花。我們竭誠歡迎世界各地的作者踢躍投稿。同時,也期盼有更多的專家共襄盛舉,參與稿件的編審工作。讓我們出刊的頻度,能由原本規劃的季刊,很快成為月刊。

「生物醫學」所刊登的每一篇論文,皆有專門的編輯人員進行必要的文字潤飾,也有美術編輯,根據作者的附圖重新繪製精美插圖,讓文章更容易被閱讀及瞭解。本刊以網路電子版的形式為主,提供讀者免費下載列印,以達到讓全球的華人都有機會獲得生醫新知的目的。此外,所有的文章都有繁簡體兩種版本,以便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華語人士,能毫無隔閣地閱讀本刊。至於紙本印刷的期刊,發行單位本著拋磚引玉的理念,在能夠承擔的範圍內,印刷若干份量免費贈閱,也同時期盼各界人士的響應,熱心捐贈印刷。最後,我由衷感激編審專家群(包括不願列名的諸位學者),願意共同戮力於為生醫學術界打造一個華文平台。如果沒有這些熱心奉獻的作者與編審專家,我們不可能建立起這個舞台。當歷史重演時,重要的角色不會改變,只是扮演各個角色的演員有所更迭而已。在新世紀的舞台上,什麼時候輪到華人挑大樑?不要有一天,當耀眼的燈光打在我們身上的時候,才驚覺自己已經被拉到舞台中央,那未免配角或觀眾當太久,當得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