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行編輯的話

『生物醫學』破繭新生

「『生物醫學』交給你來策劃編輯,願意嗎?」今年六月的某個午後,曾P這樣問了我一句。從此,『生物醫學』就變成「我的」期刊。在念研究所時,每逢要投稿期刊論文,腦中不禁會浮現編輯老爺的臉孔,用力祈禱著這次投稿能順利被接受。而「編輯」、「期刊」,從離開學校那天起,這兩個辭彙就被收回字典裡,彷彿跟我未來的人生將永遠不會有交錯的一天。直到那個六月的夏日午後。

看著過去自己發表在SCI期刊上的論文,心裡面浮現一個念頭,這文章誰會主動想要看啊?看來只有選到這主題的研究生,才有機會在不得已的狀況下,打開全文來閱讀。一想到這樣的場景,突然感覺自己寫的那些篇SCI論文還真沒意義。發表論文的目的,應是在於提供讀者有價值的資訊,並引發閱讀後行為上的改變,這才是有效的知識傳播。回應曾P在八年前創刊號的序言所提的,對於英語系國家的學者來說,英文期刊是可以輕鬆地在上廁所的時間閱讀,藉由應用零碎時間,快速獲取有用的資訊。這樣的生活方式,在華人生活圈實屬罕見,在華人生活中,專業知識的取得,似乎必須正襟危坐,在辦公桌前閱讀英文期刊,才會有效吸收。

但知識的來源只能依賴英文的期刊?要有效理解資訊,以母語撰寫而成的文字,豈不是更能避免辭不達意,還能舉一反三的讓讀者明白作者的論點。這也正是『生物醫學』在過去八年,想要傳達給所有讀者的訊息。 如果說要檢視英語系期刊中受歡迎的程度,IF (Impact factor)值可說是某種程度的民意調查,IF>30以上的期刊有超過六成以上都是屬於綜論性的期刊論文,這也顯示讀者們對於知識的取得,期望能獲得消化整合後的有價資訊。這也正是『生物醫學』定位作為綜論性論文的發表平台,以利華文圈的學術資訊交流的初衷。

從2016年9月出刊的第九卷第三期起,『生物醫學』由臻呈文化行銷的編輯團隊承接策劃編輯的工作,為了賦予『生物醫學』邁入出刊十週年全新面貌,『生物醫學』的封面、美編以及官方網頁,也在這一期重新設計。全新改版後的『生物醫學』,每一季都會以四篇以上的論文,針對一個主題領域進行討論。而來稿的形式,除了先前的論文投稿,及專家評論之外,在本期開始,另外增闢專家論點訪談,由專業醫藥編輯當面訪談後,經訪談專家審閱,兩位以上兩位審稿者 (reviewer)審閱後成稿。期待新生的『生物醫學』能提供給各位讀者一個輕鬆、愉快的閱讀體驗。